钓鱼知识网

老北京范儿中的提笼架鸟:传统艺术的魅力

发表时间: 2019-03-29 17:45

老北京范儿中的提笼架鸟:传统艺术的魅力

长袍马褂提笼架鸟

老北京的玩儿中

鸟笼绝对是有意思的一类

养鸟的当然得有笼子

好带着鸟出门遛弯

有的家里没有鸟

还挂个笼子

我们的嘉宾韩硕先生

家里就挂着三十几个笼子

大藏家、学者王世襄

曾写过一篇关于百灵的文章

说北京人养百灵讲究“净口”

规定百灵只许叫十三个片段

通称“十三套”

雏鸟初学十三套时

还要拜一笼老百灵为师

鸟人要天天带鸟来跟它学

人的生活起居就以鸟笼为中心

一切奉陪到底

城 市

文化范

鸟笼的南北江湖

不同地域的鸟笼不仅止于工艺上的区别

它更像是口音的差异

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人文与习俗的变迁

中国的鸟笼主要分为:

北笼、南笼、川笼、广笼等款

红酸枝镶螺钿鸟笼

‬清代 碧玉鸟笼

中国鸟笼讲究“南方北圆”

北笼以圆形为主落落大方

方笼一般是小鸟笼子

北笼

主要是北京,天津,河北一带

靛笼‭,百灵笼,平顶画眉笼……

特点简洁大方,大气点

对钩,板盖和顶棚等相应配件比较讲究

因此也带出了相应产业链

也造出了很多此行业的大师

每个笼子的配件往往都刻着大师的姓

河北省涿州市义和庄镇 “涿州马”

是北笼典范

南笼


主要是上海,江淅一带

以绣眼笼,画眉笼,黄腾笼为主要代表⁧

特点是细腻,小巧,装饰到位

配置分寸严格

给人以清新之美

特别是绣眼笼很有苏绣味道

人们把广笼中的波笼

川笼中的高柱绣眼笼

和南笼的绣眼笼并称为绣眼三大名笼

广笼

主要是广州,香港,柳州一带

以画眉笼,波笼,四喜笼,太子笼为主要代表

特点是壮硕,华丽,实用

工艺也很到位

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

香港制笼师傅为广笼的发扬光大

作出了很大贡献

川笼

主要是四川,重庆一带

以画眉笼,绣眼笼,百灵笼,瓜儿皮笼

为主要代表

特点是简洁,朴素,含蓄

充分利用材料颜色呈现古典美

城 市

⁢文化范

鸟笼的历史

大叶黄花梨福禄寿喜财鸟笼

现有文字记载

鸟笼源于唐朝

清朝乾隆皇帝时极为兴盛

那个时期的鸟笼

精美无比

清乾隆 描金竹制楼阁式大鸟笼

你看看图就能感受

养鸟催生了鸟笼的生产和加工

其中不乏有制作精绝者

当时清宫造办处组织全国能工巧匠

专门为宫中制作鸟笼

在᠎皇​家影响下

民间的富贵阶层也纷纷仿效

养鸟玩笼之风愈演愈烈

当时权贵之人养鸟玩笼

讲派、讲身份

王爷、阿哥都拿它来做礼品

清 象牙鸟笼配饰

在老北京的街头巷尾

经常可以看见穿着长袍马褂

戴着瓜皮帽

手里拎着鸟笼子的各位爷

他们每天清晨

无冬历夏

都得去城根儿、河沿儿去遛鸟

遛完鸟直奔茶馆

把鸟笼子往横梁上一挂

沏上一壶茶

边品边聊

清末的时候时局动荡

茶馆的柱子上也都会贴个纸条

上写四个大字“莫谈国事”

在那个特殊的年代

还是养鸟、说鸟,更合时宜

这也是就北京人爱鸟爱鸟笼的

历史心理吧

更多的鸟笼的讲究

听听韩硕的录音吧~

清同治 竹雕鸟笼

掐丝珐琅花卉纹鸟笼

掐丝珐琅鸟笼

掐丝珐琅鸟笼

清 碧玉诗文八宝鸟笼

清 玳瑁镶象牙精制鸟笼

清中期 四方鸟笼

清 珐琅鸟笼

清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鸟笼

清 铜鎏金龙柱鸟笼

清 铜胎画珐琅鸟笼

清 铜胎掐丝珐琅鸟笼

清中期 亭式鸟笼

清 象牙雕福寿纹鸟笼

清 象牙西厢故事图鸟笼

本期嘉宾

北京民俗协会理事

老北京网民俗顾问

老北京网民俗版版主

著名的相声演员 韩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