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知识网

东西湖志愿者行动:为社会注入活力

发表时间: 2024-12-06 11:59

东西湖志愿者行动:为社会注入活力

上个月,鸟类爱好者在东西湖区柏泉街道府河河滩观测到一只绿眉鸭,这是武汉市第469种记录到的鸟类。每年10月底开始,数以万计的冬候鸟前来越冬,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。

近年来,东西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一幅山清水秀、天蓝地绿的生态文明画卷蔚然铺展。

志愿服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,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水务和湖泊局、区生态环境分局、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等部门,共同举办“保护湿地生态 共建美好家园”暨“12•5国际志愿者日”主题宣传活动,号召全社会力量投身志愿服务行动,积极参与河湖湿地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

对于金银湖街湖泊巡查队队长桂宏涛来说,“巡湖不需要任何人的提醒,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
每天到办公室,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头一天的工作日志,根据每天的变化制定当天的工作内容和方案,然后召集队员开会分发任务,散会前必定要嘱咐一句“做事细致,注意安全”。再回到办公室,就到了午饭时间,休息不了多久便继续出门开展湖岸线巡查。

这是桂宏涛每天不断重复的工作。十多年来,他日均2万步打底,开展湖泊日常巡查保洁等管护工作,成为金银湖上的“湖泊清道夫”和行走的“搜索引擎”。

河湖长桂宏涛巡河。(本人供图)

2024年,桂宏涛被评为湖北省“最美护河员”。

和桂宏涛一样爱湖护河的还有府河保护民间召集人张钢兰,她是武汉市从事生态环保公益事业的第一批民间湖长。2019年开始,张钢兰发起成立民间河湖长美联志愿者团队、河流守望者马池墩社区护河队,带动数千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河湖保护,巡湖千余次。

“水变清了,河变美了,我们更应该珍惜,绿水长青是我们团队的追求。”目前,张钢兰的志愿团队人数已达700多人。

“我们从2021年开始组织招聘民间河湖长,已有近300名志愿者成为民间河湖长参与河湖保护巡查,汇聚起了河长制工作的强大合力,河湖面貌得到持续改善。”区水务和湖泊局河湖长制工作负责人宋畅介绍,近年来,东西湖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,推动截污、清淤、补水同向发力,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的水域环境随处可见。

截至2024年11月,全区30个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%,26个湖泊水质均达到Ⅳ类以上,13个湖泊水质稳定在Ⅲ类。金银潭、马投潭、杜公湖先后获评武汉市“美丽河湖”。2024年,杜公湖又被评为武汉市幸福河湖。

每年10月末至11月初,柏泉街天鹅湖就开始热闹起来,清脆的鸟鸣划破天空。

随着候鸟到来,柏泉街护鸟队也开始忙碌起来,31名队员戴上工作牌,开启5个月“候鸟保姆”的工作。

“天鹅湖沿线设立了3座护鸟帐篷,分为白天、夜晚两班进行24小时值守。”柏泉护鸟队队长魏志刚介绍,早上7时,护鸟队队员准时到岗开始巡护,从护鸟队营地分东西两侧出发,沿天鹅湖围栏展开合围式巡查,在中线汇合点交接后原路返回,往返路程13公里,耗时3小时左右。

巡护时需要查看围网,修补围栏,排查可能伤害鸟类的各种隐患,向前来观鸟的市民宣传候鸟保护常识,劝导文明观鸟,沿途捡拾垃圾。不仅如此,还要随身携带望远镜,时刻观察湖面候鸟的情况。“如果有病伤鸟,要及时上报进行救助。”魏志刚说道。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府河湿地成为越来越多鸟类栖息的乐园。截至目前,由政府引导,相关企业出资,当地老百姓自发组成的护鸟队已经连续12年在府河湿地坚守,志愿服务时数已超30万个小时,平均每人志愿服务超1万小时。2020年,柏泉候鸟守护志愿服务队被评为武汉市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,2022年度被评选为湖北省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。

据悉,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20万,备案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超2000支,年平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000场。

(来源:武汉临空港)

【编辑:符樱】

【来源:武汉临空港】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