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知识网

春季饮茶指南:遵循这5个原则,让身体更舒服

发表时间: 2024-02-23 18:13

春季饮茶指南:遵循这5个原则,让身体更舒服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看见朋友圈有人说,又下雪了。

准确来说,应该是冻雨,是冰雹。

雪落总是无声,但冻雨却被风裹挟着。

视频里,小冰粒拍打窗户的声音尤其明显,嚣张的动静,一点没有雪的浪漫。

虽然立春已过,但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,还没来。

但雨水节气,春天的生机勃勃,已经按捺不住。

彼时的风,已不再像深冬那般刺骨,更不会像利刃一般。

就像迟暮的老人,发起火来,难免中气不足,并且懂得手下留情,适可而止。

而不是年轻的雷霆万钧之势,不懂收敛。

所以,春风总是温柔的。

手里端着的这碗春茶——去年的鹊桥仙,亦是如此。

清冷的花香,自带三分孤傲。

如同眼下的天气,料峭春寒里,提前绽放的那几朵娇丽花朵。

当然,春天喝茶,也有讲究。

正确的喝茶方式、买茶方向,能让自己舒服度过这个季节。

《2》

第一,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茶

寒冷的冬天,大势已去。

但初春无论是气温还是气候,都太多变了。

前一天还觉得长袖穿不上,30℃高温直逼夏天,第二天气温就立马跌回冬天;

前一天还是晴空万里,第二天却下起大雨。

不仅是气温,甚至是气候,也在不断变来变去。

因此,身体疲于应对气压和气温的变化,茶类的选择也要注意。

尽量选茶性温和的,刺激性小的茶,对肠胃的负担更低。

不过,具体的还是要结合自己的体质,和最近的身体状况来喝茶。

比如,刚刚过完春节和元宵,较长时间的荤腥鱼肉,不仅囤积了脂肪,还过度使用了我们的肠胃功能。

所以,对于本身就胃寒、胃弱的朋友来说,就要避免喝有杀青且发酵程度低的茶。

就像绿茶,不发酵,性寒,茶多酚含量⁧丰富。

虽然能去火、提神,但肠胃脆弱的茶客,要慎选。

还是更建议喝一些,像老白茶、红茶、岩茶、熟普,能去除风寒,温暖身心。

尤其是老白茶,含有黄酮类物质,能对血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。

《3》

第二,选择恰当的饮茶时间

很多老茶客,早就习惯了以茶代水,一天里,不管任何时间,都在喝茶。

但是,并非人人都能接受这样的节奏。

比如,在空腹状态下,就不适合大量饮茶。

肠胃脆弱的人,或者有低血糖的人,空腹喝茶,会有不良反应。

所以,最好还是先吃完早餐后,再去喝茶。

至于早上起来,确实需要及时补水。

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之后,人体消耗了大量的水分。

喝一杯清淡的茶汤,不仅能快速补充水分,还能清理肠胃,大有帮助。

而据观察,下午这个时间段,是大家喝茶最频繁的时候。

刚好结束了午饭,口腔黏腻,又有些犯困,彼时,喝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汤,能让浑身畅快,还能提神醒脑。

对肠胃的刺激性,也是最小的。

而到了晚上,其实不建议大量饮茶。

一来,晚上喝太多水,会增加器官的负担。

二来,会频繁起夜,影响睡眠。

如果本身睡眠就不太好,对咖啡碱敏感,又大量喝茶,则会因此雪上加霜,彻底失眠。

所以,有类似情况的朋友,睡前四个小时,就尽量不喝茶,或者少喝。

喝茶固然好,但前提是选对时间。

《4》

第三,控制好投茶量,避免饮浓茶

现如今,还有很多茶客的泡茶习惯是——随手抓。

随手抓一把干茶,也不称重,就直接放到盖碗、玻璃杯或者茶壶里,加水冲泡。

这种方法,的确给自己省了时间。

然而,却很难准确把握投茶量。

茶多,水少,就会把茶叶泡浓、泡苦,使其变得不好喝。

茶水比例的标准与否,决定了一泡茶汤里内含物质的多与少,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是否超标。

凡事都说,过犹不及。

一碗浓淡适宜的茶汤,各种物⁠质的含量很均衡,为身体提供恰到的帮助。

过量了,则会有反作用。

另外,闷泡也会让茶汤变得浓酽煞口,影响口感。

茶多酚和咖啡碱摄入过度,会增加痛风的风险,还会引起茶醉。

具体表现就是,头晕不舒服,像醉酒了一样。

而为了防止茶醉,可以在喝茶前,准备一些茶点放在茶桌上,以备不时之需。

《5》

第四,切勿贪凉,冷泡茶伤身

到了春天,气温忽上忽下。

偶尔会让人觉得,快要到初夏了,可以彻底放纵了。

于是,一些贪凉的朋友,又重新捡起了冷泡茶。

一个玻璃杯,一小撮茶叶,一杯冷水,十几分钟后,就能得到一杯清凉爽口的茶汤。

但其实,我们的身体是喜温不喜凉的。

相比歪果仁的饮食习惯,我们国家的日常饮食,通常以淀粉为主,米粉面条馒头包子等等。

蔬菜类、禽蛋类,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。

而不像某些国家,以畜牧业为主,吃肉蛋奶居多⁡。

所以,国人通过食物获得的热量有限,更需要喝温热的水,来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。

若是大量喝冷水,或者贪凉喝冷泡茶,则会使大量的寒气入侵体内。

最直接刺激到的,就是肠胃。

因此,千万不要看别人喝冷水,就以为自己也可以。

宝姐姐曾经劝过宝玉,喝了冷酒下去,凝结在里头,得用五脏去暖它,岂不要受害?

道理说得明明白白,冷酒下肚,消耗⁣脾胃阳气,太伤身!

《6》

第五,不要着急喝新茶

有句话说得好,爱茶之人,寻的不是春,而是春茶。

而“今年的第一杯春茶”,也是各位茶客心心念念的。

不少朋友都追捧新茶,特别是绿茶,认为它滋味鲜,等级高,还很嫩。

若是自己能比其他人都更早地喝上新茶,那可真是长面子了。

可根据经验来看,刚刚做好的新茶,都不适合立马喝。

尤其是绿茶,在加工的环节里,有个很重要的步骤,叫杀青。

又以炒青这种形式,最为常见。᠎

也就是把茶叶放在一个铁锅里,高温加热,然后一边翻炒。

加工完成以后,茶叶当中就吸收了大量的热量,“火气”较重。

最好是隔个半个月,或者一个月,让茶性稳定,火气消散,再去品尝清鲜的风味。

同理,任何茶都是如此。

好茶不怕晚,赶早喝茶,未必能喝到最佳的香气和滋味。

《7》

天气一热,就想喝新茶了。

前几天,20多度的天气,身体自动就会想喝一些清爽的。

这就是身体,自然而然的召唤。

我们自己喝了鹊桥仙,花弄影,还有迎秋、白露茶,趁着它们还“新”的时候。

也陆续有茶友开始预订,今年的春白茶。

接下来,就是等待。

等待新茶开采,等待新茶制作,等待新茶上市……

转眼,又是一年。

希望今年顺顺利利,当然,不确定,才是人生常态!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