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4-12-18 23:28
《养生百字铭》出自唐代医学家孙思邈(581-682年),精通医学、道学和养生之术,被誉为“千古药王”。此铭以简练百字传达养生真谛,内容涵盖情绪节制、饮食调养、作息规律及内心修养,强调气血平和与精神安宁的重要性。其核心思想为“修行在本人”,即通过日常自律实现身心和谐。此铭不仅是养生之道的总结,也是生命智慧的浓缩,为后人提供了健康生活的指导法则。
《养生百字铭》— 孙思邈怒甚偏伤气,思虑太伤神。神疲心易役,气弱病来侵。勿使悲欢极,当令饮食均。再三防夜醉,第一戒晨嗔。亥寝鸣天鼓,寅兴嗽玉津。妖邪难侵犯,精气自全身。若要无诸病,常当节五辛。安神宜悦乐,惜气保和存。寿夭休论命,修行在本人。倘能遵此理,平地可朝真。
01怒甚偏伤气,思虑太伤神。
释义: 过度的愤怒会耗损气血,而过多的思虑会消耗精神,使身心俱疲。
心得感悟: 愤怒和忧虑就像内心的烈火与寒霜,看似无形,却能迅速侵蚀人的健康。气血是生命的根本,一旦情绪过激,气机紊乱,便会伤及根本。我们需要学会用理性驾驭情绪,将愤怒转化为反思的力量,把忧虑转变为规划的智慧。古人早已看透“情绪即健康”的真谛,现代心理学对此亦有佐证。与其任由情绪主宰,不如化内耗为成长动力。因为健康,不仅在于饮食与锻炼,更在于内心的风平浪静。
02神疲心易役,气弱病来侵。
释义: 当精神疲惫时,心志容易被各种情绪左右,而气虚则让疾病趁虚而入。
心得感悟: 人的身体如同一个城池,精神是将,气血是兵,若将疲兵弱,外敌自然易入。过度劳累不仅让精神涣散,也削弱了抵御外邪的能力。现代社会中,许多人因忙碌而忽视休息,结果身体频频报警,疾病找上门。保持健康并非高深学问,而在于守住“适度”二字:劳逸结合,张弛有度,才能内外兼修。过度的拼搏换来的不是成功,而是健康的透支。只有学会在忙碌中调养身心,才能让生活的长跑行稳致远。
03勿使悲欢极,当令饮食均。
释义: 不要让悲伤或欢喜走向极端,应使情绪平和,并保持饮食均衡。
心得感悟: 人生如水,悲欢如波,若波澜过甚,终会冲垮生命的堤坝。极度的悲伤令人沉沦,而过度的欢喜也容易耗损精力。情绪的张力应如乐曲,有起有伏却不失节奏。饮食亦是如此,均衡适度方为养生之本。悲欢与饮食,表面看似无关,却都在提醒我们:人生的极致不是追求强烈的快感,而是找到一种持久的平衡感。这种平衡,正是健康的内在秩序。
04再三防夜醉,第一戒晨嗔。
释义: 多次提醒不要夜晚酗酒,清晨更要避免发怒。
心得感悟: 夜晚是身体修复的时间,而醉酒则扰乱五脏运化,拖垮身体的自愈能力;清晨是新一天的开始,怒火却会扭曲这一天的节奏。饮酒适量,怒气节制,正是敬畏生命的表现。情绪管理是一门功课,晨怒尤需戒除,因为它不仅伤害他人,也最伤害自己。古人强调“晨起一念善”,便是提醒我们要用清晨的明净滋养内心,给生活一个良好的开端。
05亥寝鸣天鼓,寅兴嗽玉津。
释义: 在亥时(晚9-11点)入睡,可听到心跳声(安静);寅时(早3-5点)起身,漱口以养生津液。心得感悟: 作息规律是生命之舟的航标。亥时入睡,是顺应自然的规律,寅时醒来,则是迎接一天新气的开始。现代生活打乱了许多人的作息,但身体始终遵循天地的法则。早睡早起,顺应昼夜节律,能让人回归自然之道。漱玉津不仅是养生,更是提醒我们,每一个清晨都藏着新的生命能量。遵循作息,才能感受身体与自然和谐共振的美妙。
06妖邪难侵犯,精气自全身。
释义: 精气充足时,外邪难以侵袭,身体自然会保持健康。
心得感悟: 精气是生命的“护城河”,充盈的内在能量是外邪最好的屏障。养护精气,不仅在于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,更在于减少无谓的消耗。现代人常把时间耗费在琐事上,却忽略了真正滋养生命的修养。学会集中精力,用内在的力量抵御外界的干扰,是健康的智慧之道。当内心宁静,精气充足时,外邪无处可侵,疾病亦无从而生。
07若要无诸病,常当节五辛。
释义: 想要身体健康,应减少五辛(如大蒜、葱等刺激性食物)的摄入。
心得感悟: “节五辛”不仅仅是饮食的建议,更是节欲节欲、节制的隐喻。食物中的刺激性物质会让身体内火旺盛,从而扰乱平衡。而欲望的过度也会如五辛一般,刺激人性,耗尽内在的能量。节制,是对生活的一种尊重。通过适度饮食,我们既能安抚身体,也能平和内心,找到一种简单而持久的幸福。
08安神宜悦乐,惜气保和存。
释义: 安抚神志应保持喜乐心态,珍惜气血以维持身体和谐。
心得感悟: 古人早知,情绪的力量大于外在的环境。一个安宁而喜乐的内心,是一切健康的根基。惜气不仅是对身体的珍惜,更是对内心力量的保护。现代生活中,许多人追求外界的繁荣,却忽视了内心的安和。学会放下执念,珍惜每一份气血,让喜悦成为生命的底色,便能在复杂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力量。
09寿夭休论命,修行在本人。
释义: 寿命长短不必拘泥于命运,修养与健康在于自身的努力。
心得感悟: 健康和寿命,并不是天命的结果,而是日复一日积累的习惯和选择。古人深知,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修行是人生的主旋律。现代人常被外界的诱惑所牵绊,忘记了内在的修养才是长寿之基。每一次选择,都在书写自己的未来;每一次自律,都是对生命的馈赠。命运或许无法掌控,但修身养性则是每个人的权利与责任。
10倘能遵此理,平地可朝真。
释义: 如果能遵循这些养生之道,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,也能达到修行成真的境界。
心得感悟: 健康和修行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在生活中点滴积累。如果我们能按照这些道理去生活,便能将寻常日子过成修行的历程。养生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种觉悟。平地朝真,是一种对生活的从容掌控,是内心与外在的统一。当人懂得尊重生命本身,一切的修行与健康,便自然而然地显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