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4-12-06 20:08
秋冬之交,阳光和煦。成群结队的非洲大象与小象们悠闲地来回踱步,不时用粗壮的象鼻轻轻碰触伙伴,似乎进行着某种交流。隔着老远,都能感受到它们的悠游惬意。
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,这群“大块头”的成群出现在国内并不常见,但在清远长隆则不然,这里有着国内最大的非洲象种群。
2015年7月,20多头非洲小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,在清远长隆基地安家。从2022年开始,“象二代”们陆续出生。如今,清远长隆基地的非洲象数量已达到30多头。
如今,清远长隆基地的非洲象数量已达到30多头。南方+记者 曾亮超 摄
不只是非洲象。长颈鹿、黑犀牛、白犀牛……在长隆珍稀动物种源基地,如今有上百种珍稀动物在这里得到悉心照顾,种群逐渐繁衍壮大。
南方白犀牛。南方+记者 曾亮超 摄
这令人欣慰的变化,离不开保育员们多年来的坚守。在清远长隆的动物王国里,保育员们每天与非洲象、白犀牛、黑犀牛等珍稀巨兽为伴,用爱心、耐心和专业知识,为野生动物保护默默奉献。
自2015年来到清远长隆,清远长隆动物管理部副总监严玉标在清远已经扎根十年。当前,严玉标和200多名动物保育员即将迎来新的生涯节点:长隆开园在即,他们正在动物的饮食管理、日常护理、疾病防控等方面,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。
清远长隆动物管理部副总监严玉标在清远已经扎根十年。南方+记者 曾亮超 摄
在清远长隆,做非洲象“保姆”
2015年,严玉标带着“老长隆人”对动物保育的经验心得来到清远长隆,一待就是十年,这期间除了假期周末,基本扎根在了这里。他说,与动物打交道的时间,比跟家里人相处的时间都长。
保育工作并不轻松。往往天还未亮,保育员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对于负责非洲象的动物管理员来说,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准备大象们的早餐。“大象食量很大,每天要吃大量的新鲜草料、水果和蔬菜。”
作为保育员,严玉标每日按照从健康出发的原则,严谨地执行着动物保育的各个事项,“每天的工作流程都离不开保持动物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,定期打扫兽舍、更换垫料、消毒杀菌,为动物提供舒适整洁的生活空间。同时,密切关注动物的身体状况,进行日常健康检查,如测量体温、检查身体有无外伤或疾病症状等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。”
对严玉标而言,保育工作日复一日,却绝非枯燥。从求学时就读畜牧业专业,到从事对口行业,严玉标一直很享受与各种动物在一起生活的乐趣,“长隆集团在动物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,始终高度关注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,特别是在物种保护方面,积极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繁育工作,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。”
准确感知动物的想法也是一门大学问。“小孩生病的时候很容易表现出来,会说出自己的需求。动物不会说话,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靠每日的认真观察,看它们的进食表现好不好,爱不爱动,来及时发现它们的健康问题,因此需要更多的细心和爱心。”
当大象们看到保育员走来,会发出欢快的叫声,仿佛在迎接老朋友。严玉标说:“大象非常聪明且情感丰富,它们能认出每一位照顾它们的人,也很期待每天的进食时光。”在喂食过程中,严玉标仔细观察着大象的进食情况,确保每头象都能摄入足够的营养。他还会趁机检查大象的身体状况,看看是否有外伤或者异常行为。
“有时候大象也会耍点小脾气,如果不及时满足它的口味,还会向你吐口水呢!”工作人员也介绍,保育员照顾非洲象跟小朋友一样,不会因为喜欢某一种食物而大量供应给它;就好像小朋友喜欢吃糖果,但家长不会给大量糖果给小朋友一样。“比如非洲象的主食是青草,但它会更喜欢吃萝卜水果类,出于营养均衡、健康考虑,我们不会大量供应萝卜水果给非洲象们。”针对非洲象这种体型体重基数比较大的动物,保育员会严格控制动物的饵料比例,不能让动物们吃太胖,体重太大会对非洲象的腿脚造成影响和伤害,这才是科学的保育理念。
长隆珍稀动物种源基地里,大小非洲象悠闲地在湖边喝水。南方+记者 曾亮超 摄
这里的每一种动物都值得“安利”
就在今年8月第十三个世界大象日,清远长隆国家级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举办非洲象宝宝“小九”“小十”满月仪式,两头前不久出生的非洲象幼崽首次对外亮相。目前,这里已经成功繁育10头非洲象。
大象宝宝的顺利诞生成长,离不开动管员们的悉心“助产”。实际上,大象生产过程很快,往往保育员刚注意到生产,生产流程已经基本结束。那么,工作人员该如何“助产”呢?
严玉标介绍,大象妈妈初为“象母”,往往缺乏生产抚育的经验。“有时候母象会被刚生下的象宝宝吓到,一脚将其踢走而令小象受伤。”对于这样的情况,严玉标和同事们想到了“助产”培训的好办法,将母象们聚集到一起,现场参观小象的生产过程,让母象观看其他经验丰富的母象照顾小象的场景,通过视觉示范来引导它们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,逐渐学习和模仿,使小象们获得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。让人高兴的是,十年来清远长隆没有非洲象曾出现难产、母象哺育不当造成新生象伤害的现象。
据官方消息,清远长隆即将于春节前开园。近日,清远长隆对外公布首期开放区域,包含长隆森林王国、长隆森林大自驾、长隆长颈鹿城堡酒店等。
长颈鹿。南方+记者 曾亮超 摄
对于即将到来的开园季,考虑到野生动物的安全,严玉标透露,他和同事们将进行“脱敏”工作,通过穿上不同颜色的服装、不同数量的人群和车辆来测试动物们的反应,让它们提前适应新的环境。同时,严玉标提醒游客,将来游览森林乐园的时候,游客们要注意服从工作人员的指引,与动物保持安全距离,不要擅自投喂动物,以免危害到它们的健康安全。
说起坚守动管岗位的初衷,严玉标说:“我很喜欢清远长隆这边的森林环境,这在全省也是独一无二的,这里的各种动物形成了较大的种群规模,在世界也是领先的,长隆的动物医院、繁殖中心、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种功能区域,为动物保护研究者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实践的全方位研究场景,这种平台优势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业基础。”
在清远长隆,像严玉标这样的动物保育员还有很多。他们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和保护。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,清远长隆的动物们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,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到野生动物的魅力,共同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。
在严玉标看来,在清远长隆的“动物世界”里,每一个种群都值得向游客们“安利”。“其实展示出来的动物,我们都希望游客都能够看看。”严玉标笑着说。
扩展阅读
清远长隆开放首期区域
近日,清远长隆对外公布首期开放区域。记者获悉,清远长隆度假区首期开放区域包含长隆森林王国、长隆森林大自驾、长隆长颈鹿城堡酒店等三个项目。
长隆森林王国是融自然生态、文化演艺与亲子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园区,首期将开放8大主题区域,其中包含6大动物展区、1个演艺剧场,和1个专为儿童娱乐打造的游戏天地。长隆森林王国创新开设了丰富的研学体验和展演活动,包括3个科普体验馆、6个探究学堂、7个研学体验、6个动物展演和4个剧场展演等,让游客深度了解和保护动物,体验亲手照料动物的乐趣,领略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。
长隆森林大自驾全长27公里,是“国内最长、最开放的动物自驾游览线路”,将实现无边界游玩的新突破。游客可穿梭于丰富多彩的山地林貌间,领略近百种动物的生活原貌,感受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立体生态。
长隆长颈鹿城堡酒店将打造国内首个沉浸式运营的亲子度假酒店,基于原生态森林风貌并融入童趣IP元素打造,是集旅游度假、宴会餐饮、温泉疗养、亲子娱乐、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森林主题度假酒店。
南方+记者 陈立楷
通讯员 邓泳怡
点击图片,一键报料↓↓↓
【作者】 陈立楷;曾亮超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