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4-12-17 12:41
她的皮肤,脆弱如蝶翼,轻微的摩擦都可能带来深深的伤痕。但这些不可控制的疼痛,并没有抹去他对生命的热爱。他是一名患有“大泡表皮松解症”(Epidermolysis Bullosa,简称EB)的患者,从出生起就要面对疼痛与无助。然而,在这种生存的高墙之下,高尚好以坚韧与顽强的意志,为自己重新定义了生命。
EB,一种因基因路径异常导致的复杂疾病,使患者的皮肤脆弱如蝶翼,轻微的摩擦都能导致伤口与疼痛。除了皮肤,眼睛和口腔等细腻的器官也会受到侵害。
高尚好的右眼在小时候就已经失明,口腔的皮肤更是脆弱如流水般易损。他的牙齿因为口腔黏膜的退化几乎全部脱落。这种与生俱来的病痛,使高尚好从一出生便必须争取每一个活下去的可能。
婴儿时期的艰难守护
高尚好还未满月便被送入重症监护室(ICU),在那里度过了六个月孤独的婴儿期。当他的母亲终于第一次见到他时,已经是他半岁的时候了。
那时,高尚好的手指已经完全粘连,脚部几乎没有皮肤覆盖,双腿严重溃烂。他的生命起点便如此脆弱和充满危险,医生们也对此束手无策,直接将他送入重症监护室。
高尚好后来回忆,这段时间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。他的眼睛由于缺乏保护导致怕光,右眼永久失明;手部因为护理不当,失去了手指尖的灵活性。
高尚好和家人总结出经验:ICU医生虽有专业知识,但对EB患儿缺乏了解,新生儿家长如果能尽早将孩子接回家亲自护理,可能会更好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。
从小到大,高尚好的手经历了五次手术,每一次都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。他的手指因疾病粘连成一团,若不及时干预,很快就会完全丧失功能。第一次手术时,医生最初不愿意接手,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为他植皮。然而,高尚好的父母坚持不懈地恳求医生尝试,他们提到,高尚好的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强,可以不植皮进行手术。
事实证明,这次手术是成功的,也给了高尚好一家人无限的希望。之后的几次手术在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下更加顺利,但疼痛从未减少。
高尚好需要长期佩戴支架,并通过反复的手部锻炼维持效果。他的父亲根据他的手型亲自设计支架,为了防止手术后再次粘连。
高尚好深知,手术只是一个开始,后续的护理和锻炼才是关键。然而,这个过程极为痛苦。很多患者因为无法坚持,手术效果逐渐丧失,手部功能也再次退化。高尚好却咬牙坚持了下来,他用自己的毅力证明,虽然身体脆弱,但意志可以如钢铁般坚韧。
自我介绍带来的理解与接纳
尽管身体羸弱,高尚好从未回避与外界的接触。他深知,沟通是消除偏见和恐惧的关键。每到一个新学校,高尚好都会主动站在讲台上做自我介绍。他详细说明自己的疾病,并邀请同学们向他提问。这个勇敢的举动拉近了他与同学之间的距离。
高尚好在讲台上做自我介绍
高尚好的乐观与友善逐渐感染了身边的人。一次次的自我介绍不仅帮助他赢得了尊重,也让更多人理解了EB患者的生活。
他用行动告诉所有人,疾病并不是自卑的理由,面对偏见最好的方式是主动沟通与坦诚相待。
家庭的支持与教育的选择
初中毕业后,高尚好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选择辍学,但他并未因此停止学习。
高尚好初三时照片
他在家中开始了自学,广泛阅读历史、学习英语,甚至从游戏中领悟人生哲理。他认为,学习的意义在于探索生活中的未知,而不是拘泥于形式。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,使他在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充实与快乐。
父母的支持与生活的意义
高尚好的父母在他的成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父亲带他游历名山大川,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无限的关爱。
父母共同为他打造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环境,让他即使面对疾病,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
从困境中汲取力量
高尚好深信,人生中的每一次磨难都有其意义。他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,鼓励更多EB患者积极面对生活。他希望每一个像他一样脆弱的生命都能找到自己的力量,学会在苦难中寻找希望。
读书是高尚好生活的唯一乐趣来源
高尚好的生命如同一场孤独而坚韧的战斗,他用微弱却坚定的力量,对抗命运带来的无情伤害。他脆弱,却不卑微;他痛苦,却不绝望。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强大,不在于战胜疼痛,而在于以笑容面对苦难。高尚好的生命,是一首关于勇气与希望的诗篇。
资料来源:“王子超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