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知识网

别再浪费岩茶叶底了!这4点原因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再喝了

发表时间: 2023-01-17 18:14

别再浪费岩茶叶底了!这4点原因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再喝了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李麻花

《1》

最近的气温很冷,已经有很多地方下雪了。

天气一冷,‮有不少茶客对隔夜茶持宽容态度。

认为昨天晚上泡开的岩茶,放到第二天再喝也没事。

反正冬天嘛,茶味没那么快就变质。

晚上偶尔心血来潮,开一泡岩茶,用盖碗泡茶喝。

无奈于自己一人饮茶,茶汤消耗速度慢,茶水实在喝不完。

多数时候,只能泡个4、5冲,差不多就到了作息时间。

剩在盖碗内的叶底,只能留着第二天再泡。

早上起来,如果不放心就洗茶一遍,继续用滚烫沸水冲泡,茶味照样很不错。

反正喝了这么多年隔夜岩茶,自己啥事也没有。

上述‪提到的心理想法,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?

说实话,隔夜茶不宜多喝。

再怎么看,隔夜不新鲜的岩茶,都不如现喝现泡好!

考虑喝隔夜茶之前,这4点问题需要正视。

《2》

一、茶汤氧化。

盖碗泡岩茶,将叶底和茶水独立区分,情况还好。

如果直接用大杯子泡岩茶,往陶瓷马克杯里,放入大半包岩茶条索。

冲入沸水后,直接闷泡。

将闷出来的浓茶大口喝下,对个别茶客来说是非常过瘾的喝法。

不过照这样泡茶,一旦连茶带汤一起隔夜。

放到第二天再去看,大概率会出现这样的现象——茶水表面结了一层膜。

看到这一幕,大家千万别怀疑是茶叶品质出了问题。

其实这层膜,与茶味氧化有关。

满足以下三点前提,这种茶汤表面泛出薄膜的现象,很容易发生。

一是茶汤本身足够浓,浸出较多茶味物质。

二是放置时间⁡长,超过八、九个小时,隔了一整晚。

三是气温低。

一杯茶的表面,有不少茶味物质暴露在空气里,如果没有及时喝完。

会像切开的苹果表面那样,发生明显氧化。

等到第二天再看,这杯没有及时收拾的茶水,表面泛着油膜。

肉眼看着,有碍观瞻,何谈继续饮用?

《
3》

二、茶味偏浓。

连茶带汤,茶水没有分离,一起放置隔夜后。

杯中的茶水,毫无意外会被闷浓。

茶味物质彻底浸出,这杯冷透的隔夜浓茶,很难让人提起喝茶兴趣。

但放在盖碗内的叶底,情况略有不同。

盖碗带有“盖”,合盖之后能防止空气的灰尘杂质飘进盖碗内,污染好茶。

前一晚在喝茶时,刚泡到一半。

一泡茶只喝了三、四冲,还没来得及全部喝完,就已经和周公相会,沉沉入睡。

放到第二天,如果直接倒了叶底,未免可惜。

但另一边,哪怕继续用沸水冲泡,也不会得出理想茶味。

对比昨晚喝到的茶汤风味,第二天再去注水冲泡,茶味多半会变浓!

泡开过的岩茶叶底,处于湿漉漉的状态。

哪怕倒茶出汤时,已经反复检查,确认沥干茶汤。

但在叶底表面,依旧会残留水分。

这些湿漉漉的水分,会成为诱导茶味不断涌向条索表层的“导火索”。

隔了好几个钟头后,当你再次回到茶桌旁,继续泡茶时。

哪怕按照同样的快出水泡法,茶味也会偏浓。

除非在前一晚,已经泡了8冲、9冲,将茶味大量消耗。

否则,刚喝了两三道茶汤就放置隔夜。

第二天再继续冲泡,不可避免地会遇到“茶味浓”的尴尬现状。

《4》

三、茶香飘散。

喝岩茶,重水求香。

茶味、茶香,缺一不可。

然而,对隔夜岩茶而言,受损最明显的却是香气。

茶叶的香气是可挥发物。

泡开后一旦久置,花香、果香、桂皮香、兰花香、木质香、焦糖香、梅花香等一系列香型,清一色会垮掉。

香气减弱,微不可闻。

凑近去闻叶底,即便没能闻出馊味、酸味、变质味。

但茶香已经远比之前寡淡。

即便再用沸水冲泡,也激发不出内在茶香。

毕竟,隔夜的岩茶叶底,内在的芳香醇、芳香烃等香气物质,全部都飘散到空气里。

揭盖晾茶的话,香气散得更快。

合盖放置,情况稍好,但也留不住岩茶馥郁多元的茶香。

隔夜后再去冲泡,盖上难以呈现高扬充足的花香、焦糖香等。

连整杯茶端起来凑近去闻,茶汤表面也是一派低沉。

滚烫热茶表面丝丝缕缕发散出来的,只是单纯的热雾,以水分子为主。

丝毫没有茶香满溢,袅袅上扬的风采!

《5》

四、爽口程度下降。

每次聊到岩茶的鲜爽感、爽口感、甘爽茶味,常会看到这样的质疑。

“岩茶不是焙火了吗?怎么会有鲜爽感?”

“武夷岩茶的焙火温度这么高,喝着只有火味,不应有半点爽口、清爽茶味。”

照这样理解就错了。

好岩茶的风味标准,离不开鲜爽感。

看到“鲜爽”二字,大家千万别会错意。

认为那和绿茶、新白茶、清香型铁观音喝起来滋味差不多。

其实优质岩茶的鲜,往往以鲜醇、甘爽的姿态展现。

啜入一口醇厚饱满,浆感明显的茶汤。

汤中带香,又香又醇,别有一番鲜爽滋味。

喝茶过后,嘴巴非常洁爽。

类似啃了一口新鲜带刺黄瓜,满口生津,唇齿留香,半点都没有酸涩、涩口、黏腻的回味。

而是干干净净,轻盈又干爽!

这种美妙的喝茶回味,一旦在隔夜后,很难再次领略。

毕竟,用隔夜不新鲜的岩茶叶底去泡茶,何谈鲜爽感?

《6》

隔夜岩茶叶底,即便洗茶之后再去冲泡,也无济于事。

香气、滋味、韵味遭受到的损伤,无法弥补。

因此比起隔夜浪费,最好的做法是提前预防。

晚上喝茶时,尽量提前饮茶。

选在七、八点泡茶喝,留下充足的喝茶时间。

泡开后,尽量当场泡完。

及时喝,及时品,才能减少浪费。

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喝茶,担心完整一泡茶喝不完。

那么,换一个小盖碗。

茶水比例不变,换一个60毫升

左右的小盖碗后,投茶量减半。

只泡半泡茶,也能喝茶喝到尽兴。

从年底到现在,有一句话一直很流行——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
关于岩茶隔夜后该不该喝?也是如此,取决权在于自己。

本着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,隔夜茶水不喝为好!

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

正岩茶、半岩茶、岩区茶,都是什么意思?这些岩茶秘辛听过吗?

喝岩茶茶醉?喝岩茶翻江倒海?喝岩茶满口烟味?村姑陈给你支支招

武夷岩茶新手入门,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,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?

喜欢喝武夷岩茶的你,听说过岩茶里的“倒青”吗?

岩‭茶课堂,会返青的武夷岩茶,就是工艺不好吗?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⁤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